你知道“反安慰剂效应”么?

滴水声模拟血流声,就能让一个人失血而亡?

你的不适,

可能来自你的预期


首先,我们先来看这张图

这是一颗空胶囊

这似乎毫无疑问

但你相信吗,

就算这颗胶囊里面什么都没有,

它仍然可以产生一定的疗效,

这就是“安慰剂效应”

“你要乐观一点,因为心情好的人病情容易好转。”     

“不知怎么的,我看到医生就感觉好了很多。”    

“当我一直担心自己会生病时,我就真的生病了。”    

上述这些话,想必许多人都似曾相识,或者甚至经历过。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身体似乎会听从一种“暗示”,甚至会潜移默化地向着暗示的方向发展。举例来说,对于某些病患家属而言,会选择性地将实际病情告知病患。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在生理疾病之外,不再增添病患的心理压力,否则将会起到与“安慰剂效应”相反的作用。那到底什么是“安慰剂效应”和“反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对于某种无效的疗法或干预手段,患者仅凭“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能让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这似乎也显示出了“信念”近乎“魔法”的力量,虽然这不是真正的魔法,这是“心理暗示”的力量。“信念”是大脑运作产生的结果。从“安慰剂效应”的例子来看,仅靠“信念”有时居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安慰剂效应也可以看作一种条件反射:虽然没有了最初的刺激,但习得的心理反应仍会出现。如果我们事先已知某种药品是一种“安慰剂”,这种药品是否还会达到“安慰剂”的效果?  让我们来看以下一组研究。

近年来,研究者指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服用了明知无效的“公开安慰剂”之后,症状依然比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的患者有所改善。有专家表示,公开安慰剂“至少部分绕开了安慰剂临床使用的伦理障碍”,但也有专家表示这个领域还缺乏健全的研究。同时,“安慰剂效应"的作用除了医学干预如减轻疼痛外,还有其他作用,包括提高我们身体和精神的表现。甚至有实验结论证实了诱发的期待能影响健康成年人的认知功能,包括创造能力。

自然而然地,任何事物都会有双面性。就像我们常说的“双刃剑”,“安慰剂效应”也有它的孪生兄弟。如果你对药物或者病情怀有负面期待,你的症状就会恶化。研究者确实发现了这个现象,并称之为反安慰剂效应(nocebo effect)。目前,反安慰剂效应集中体现在医疗手段副作用以及疼痛相关研究中。

2013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对于部分人来说,服用降胆固醇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可能会超过其益处。报告还突出了他汀类药物最显著的副作用——肌肉疼痛。这篇文章在英国引发了一场风暴,不少网络媒体对研究的片面解读导致大约20万患者在6个月内停止服用该药物,并且副反应的报告率大幅度上升。实际上,服用他汀类药物后报告的副作用更多地与反安慰剂效应有关。而在这之前,其实就已经有不少研究发现并报告了类似的现象。

据研究,反安慰剂效应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涉及多个级别的神经生物学变化,人的认知可以调节大脑皮层-脑干-脊髓的疼痛下行神经通路的连接,从而影响疼痛的感知,诱发反安慰剂效应。这些发现有力地驳斥了安慰剂效应和反安慰剂效应仅是患者的想象或错觉产生的‘假’效应,证实了它的客观存在性。

而除了疼痛感知,触觉、压力觉、温度觉等其他感知觉的神经回路也都在调节反安慰剂效应中起着作用。不过尽管如此,要完全揭示效应背后的生理机制及相互作用,还是需要时间的。虽然它的作用可能会导致副作用,但我们却无须感到害怕与焦虑。

实际上,反安慰剂效应虽然是普遍存在的,但造成的实际效果往往受到个人性格的影响。比如疼痛就是一种非常主观的体验,人们感受到的疼痛程度不仅仅取决于疼痛刺激的实际强度,还受到一系列内部信念和调节这些信念的外部因素的影响。

与安慰剂效应相似,反安慰剂效应可以由他人的语言建议、个人自身的预期以及过往经验引起。而由于文化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价值观和经验的差异,所以不同文化下的反安慰剂效应也会有所不同对于某些人来说,仅仅是阅读药物说明书上的副作用就能起反应,这同样是“心理暗示”的结果。

反安慰剂效应是可变的,极端的风险也很低,对于我们而言只需知晓自身的信念和期望可能影响临床治疗即可。所以我们不用太过刻意地避免去“反安慰”。我们只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信任我们的医生,多关注和了解治疗的价值和预期,负面的影响就很难伤害到我们。既然“信念”有如此强大的力量,那就让我们多为他人、为自己提供一些积极温暖的心理暗示,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