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晚七点,第164期“狮山心旅”讲座于学生综合服务楼103举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熊婕副教授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受邀为同学们开展“ 爱的指南册——从‘恋爱脑‘到‘真爱心’ ”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公共管理学院主承办,水产学院、信息学院联合承办。

讲座伊始,熊婕老师向大家发送了一份调查问卷以了解大家对“恋爱脑”的看法和当前的感情经历、状态,并就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展开讲座内容。她给出“恋爱脑”的网络定义,说明什么是恋爱脑,并向同学们提出两个问题:“恋爱脑就是不好的吗?当你对象是个恋爱脑,你感觉如何?”,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之后熊婕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恋爱脑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包括心跳加快、脸红、不由自主的笑等生理反应,羞怯紧张、兴奋不安等情绪感受,茫然或想积极表现等认知和不知所措、偷偷看、表面镇静内心抓狂等行为。

随后,在熊婕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开展了一个互动小游戏,在游戏中让大家体会恋爱中神经递质的分泌给我们带来的感受。她指出,恋爱脑在爱情初期并非不好,我们需要爱,我们害怕爱,爱需要勇气。我们需要调整的是“彻底丧失自我的恋爱脑”,在不同的“阶段”,恋爱脑应该有不同的“程度”。

在讲座过程中,熊婕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爱情的正确打开方式”:“爱情三角形”——完美的爱是亲密+激情+承诺。她给出了爱情三元素的水平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示意图,其中激情在一年左右达峰值后下降,亲密由快速上升到缓慢上升,承诺曲线始终维持在高位。她指出,长久的爱情需要承诺维持,离不开自我规划和共同进步,因此,一味地“自我牺牲式”恋爱脑是行不通的。

最后,熊婕老师介绍了成人依恋模式,分享了“熊氏爱情三好观”:“你好不好,ta好不好?”“ta对你好不好,你对ta好不好?”“ta对你的好是不是你需要的好,你对ta的好是不是ta需要的好?”引发同学们思考,并为本次讲座做出总结:爱是一道光,照亮你和我,悦纳自我,欣赏自我。
活动结束后,熊婕老师为两位同学解答了恋爱中的感情问题。来自信息学院的陈思远同学听完本次讲座后说:“听完熊老师的讲解,我不仅学到了如何正确去爱的方法,还明白了‘爱人先爱己’的道理,悦纳自我,欣赏自我的重要性。”
图文 | 仇傲 陈思远
审核|崔蕴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