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通社记者 杨晨芷 邓鼎) “抓巫——婆!”只听一声口令,围成一圈的新生们手忙脚乱地握住身边同学的手指。过一会儿,大家发现耳朵听到的不是“乌鸦”而是“巫婆”,按游戏约定,做出的反应不应该是互握手指。才反应过来的园艺1601班的同学们不禁大笑起来。
10月7号下午,蒋靖东带领班级同学们在我校朋辈辅导工作团队的引导下参与了新生破冰活动。朋辈辅导员陈思瑶先是让大家围成一个圈,手拉手玩起“大风吹”的游戏。“大风吹,吹戴眼镜的人!”她一声令下,戴眼镜的同学立马站起来奔跑着互换座位,没有成功换座位的人被淘汰。通过两轮游戏,原本鲜有交流的新生群中传出阵阵笑声。接着,陈思瑶带着同学们完成了“抓乌鸦”、“如果你爱我”以及“比大小”等游戏。在最后一个“坐地起立”的游戏中,参与者需要手挽手蹲下,然后一同起立。由开始两人一组,十人一组,到最后全班一起,经历过数十次失败后,大家终于在整齐的口号声里完成目标,并为集体的成功鼓起了掌。新生付左洋说:“明显感觉到完成这个游戏需要同学们配合更加默契。”
陈思瑶把握着整个活动的节奏,循序渐进地打破新生间的隔阂。朋辈活动负责人孙彤介绍,每一位辅导员在上岗之前都经过学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以及文法学院社会学系老师专业培训。此外,他们在游戏环节的设计上也做了文章。她说:“比如‘抓乌鸦’这个活动就是通过考验反应能力来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气氛,逐渐打破冰块。而‘大风吹’则是打破原来同学们坐的位置,去认识更多人。”
活动流程设计需要动脑,活动细节处理同样需要技巧。在惩罚被淘汰的同学时,陈思瑶往往不对大家说“惩罚”而是讲“奖励”,这样做也是为了更加照顾同学们的感受。针对男女比例悬殊的班级,他们也会有不同的策略。在游戏过程中,辅导员会更加关注班级人数少的一方,照顾他们的情绪,调动整体的参与积极性。
据悉,从9月28日起,朋辈辅导工作室已经陆续组织二十多个班级开展破冰活动。工作室为此建立了专门的游戏库,并且在不断地更新中,以满足不同班级的特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