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拖延,实现自律

进入大学,自由时间变得更多。但除了学习上的任务,其他各方面的事情也“纷至沓来”。此时,“时间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提到“时间管理”,不由得会提到一个词——“拖延”。

“拖延”是指在能够预料后果不利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的拖延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负罪感、自我否定等情绪。

根据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有50%的人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开始工作,13%的人没有人催不能完成工作。可是这样的“突击”式工作,最后会多少成效呢? “自律“、”时间管理”等词汇常常被我们挂在嘴边,而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我们却会因为懒惰而一拖再拖,会因为我们觉得还来得及而不想去做,甚至因为追求完美的结果而迟迟不开始。以至于deadline即将到来时,我们不得不慌忙开始,导致一个更加仓促的结果。

在经历了漫长的拖延和ddl前紧张的冲刺之后,大多数人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有几名同学分享了他们的体验:

同学A:“非常的焦虑,有一种被追着的感觉,尤其在快要临近截止时间的时候,更是精神高度紧张。”

同学B:“如果在规划不是很清晰的时候,心里会非常慌乱,每一次想起ddl时候都会在脑海里反复思考这件事,但是又不想着手去做,所以在ddl前玩得都很不尽兴。”

同学C:“在赶ddl的那段时间里,真的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眼睛盯着表掐算时间,脑子也在飞速运转。终于完成任务的那一刻,真的觉得一块石头落地了,精神都放松下来了,而且反复告诉自己‘下次不能再这样了,要提前着手准备’,因为这个过程真的很难受。但是到了下次,还是会拖着,会再经历一个很难熬的过程。”

既然有那么多人被拖延所困扰,那应该如何摆脱拖延呢?

1.制定每周的任务清单,按照清单完成任务

把要做的事情按照紧急顺序列一个清单,并在清单后边写好截止时间。如果不能按时完成,要给自己定一个相应的惩罚措施;相反,如期完成或提前完成要给自己一个奖励。

2.和朋友一起打卡,互相监督

和自己的朋友一起运用相应的app或小程序,大家可以看见彼此的任务,如果不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相应任务,就要受到来自对方的小惩罚,以此来实现相互监督的目的。

3.正视拖延,时常反思

牢记之前因赶ddl带来的糟糕体验,并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再落入赶ddl的“恶性循环”。先放下对于“完美”的执着,着手去做。当你提早开始,你会发现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去完善你的任务。

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拖延的问题,而若拖延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学习与生活,那就需要我们做出相应的改变。拖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解决拖延的勇气。正视拖延,制定工作计划,然后逐步实施,希望我们最后都可以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和拖延说“拜拜”。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文案 | 李俊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