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心理误区——你需要了解的心理知识

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有助于我们提高心理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有利于预防并及时识别可能发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有可能为身边的人提供及时的有效的帮助。

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你了解多少呢?三位专家一共为我们介绍了关于心理健康的若干个误区。同学们,请和华中农业大学心灵驿站一起,学习更多心理知识吧!


误区一: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有多重人格。

C5FC

正确知识:精神分裂症并不是另一种人格,而是与现实的“隔离”。它的主要症状是“幻觉”和“妄想”。比如有患者会无端认为有人要迫害自己,这就是常见的“被害妄想”。


误区二:洁癖的人都有强迫症

正确知识实际上强迫症分为很多种,如强迫整理、强迫洗涤、强迫检查、强迫计数、强迫询问等。就强迫整理而言,个体会总想保持井井有条和干净,而且对整洁和秩序的要求达到一种过分的程度。这种情况本身并不常见,很多人爱干净就只是爱干净,跟强迫症没有关系。


误区三:双向情感障碍只是情绪起伏波动

正确知识每个人都有情绪波动,但是双相情感障碍不仅如此。“双相”中的一相为“抑郁相”,另一相为“躁狂相”。因此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个体会体验到很严重的情绪高涨或低落,并循环往复。


误区四:焦虑只是感到紧张

正确知识焦虑是反反复复的思考,它是“指向未来的”。个体会想象自己经历还未发生的事情,并一直不停设想各种可能发生的后果。有的人能持续几个小时,有的人则比较短暂。焦虑症是这种焦虑障碍的极端形式,它会干扰和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但是对于某事感到压力的情况则不一样,作为人类,我们天生就会处理压力,而且从一开始我们就已经在处理各种压力带来的冲击,比如去上班、坐地铁、与人接触,这些都会导致压力。除非你在乘地铁的时候惊恐发作,否则就不算焦虑反应。


误区五:抑郁与悲伤是一样的

正确知识:悲伤是对某件事短暂的反应,它持续的时间不定,有可能是几秒,也有可能是十分钟,但是这种情绪会最终平复,然后产生另一种情绪。反刍,也就是反反复复地沉思,一遍遍地想,是我们从悲伤变成抑郁的原因。但这不是马上就会发生的事,谁都有悲伤的时候,只需要让悲伤平复,就会好了。但如果我们反反复复地思考让我们陷入悲伤的原因,这就很容易陷入抑郁。


误区六:抑郁症不是病

正确知识:抑郁症属于常见的疾病之一。有一些症状可以帮助确认抑郁症,比如有某种昏睡的行为,很难从床上爬起来,等等。抑郁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所谓的神经植物性症状,比如睡眠障碍、摄食障碍。还有一种抑郁症是心境恶劣症,也就是快感缺乏,意思就是对过去喜欢的事情兴趣减少。


误区七:谈论抑郁症会使事情恶化

正确知识:对于某些事情而言,掩盖的痛苦会让你更加痛苦。这些问题如果未得到及时的处理,个体的心智会受到反复的折磨。有一种情况是病患会想“如果我这么说,医生会怎么想”,比如“医生能理解我那种深深的绝望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病人鼓足勇气发泄出来,看医生如何反应,一旦医生可以应对,这就是往前迈了一大步。


误区八:抑郁总和一件事有关

正确知识:“单一原因导致抑郁症”这个观点不准确。大部分情况引发抑郁的原因有很多种,你需要去探索这些原因,看看哪些可以解决,哪些解决不了。


误区九:只有女性才抑郁

正确知识:女性患抑郁症的几率是男性的两倍,一方面有荷尔蒙变化、生活环境、压力等原因,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女性表达感受的方式和男性不一样。男性可能会用行动表达,而女性更注重内在感受,这样的话就会更倾向于求助心理治疗师。


误区十:抗抑郁药物和情绪稳定剂会改变人的性格

正确知识:这种药不会改变本身的性格,只会缓解抑郁的症状。如果你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典型症状,开一些SSRI类的抗抑郁药,这种药会有助于控制情绪起伏的症状。


误区十一:抗抑郁药物一定能治好抑郁症

正确知识:研究表明,目前治疗抑郁症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治疗。对于需要抗抑郁药的人,心理治疗和抗抑郁药结合是另一种有效的形式,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所以即使是正在服用抗抑郁药的人,接受心理治疗也很重要。


误区十二:不称职的父母会导致精神疾病

正确知识:因为父母总是准备好承担全部的责任,为孩子遇到的各种困难都感到内疚,所以没有必要再强调这一点来伤害父母们的心理健康。如果你认为父母导致了你的精神疾病,你就会无休止地抱怨他们的教育方式给你的影响。你自己能做什么呢?你能做的只是活在当下,处理好成长给你留下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