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知识丨皮格马利翁效应

今天为大家带来一个心理知识——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期待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能够对人们产生巨大的影响。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告诉加州一所学校的两位教师,他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他们班里的学生比同龄孩子智商要高,请他们务必与其他孩子一样正常对待。一年之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全校中最优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值高出好几倍。而其实这两位教师是被随机挑选出来的,所教的孩子们也与其他孩子无异。

于它为什么被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呢?这还得从古希腊神话传说说起: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由于他不喜欢塞浦路斯的凡间女子,决定永不结婚,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少女像。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他向神明祈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了雕像生命。罗森塔尔受到皮格马利翁传说的启发,进行了实验。

以下几个因素促使皮马利翁效应的产生:一是期待者的在被期待者心中的地位。期待者与被期待者的相对关系可以给被期待者以信心,一般而言,期待者威信越高,越容易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期待结果的可能性,期待结果的可能性越大,皮格马利翁效应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皮格马利翁效应通过“憧憬——期待——行动——反馈——接受——外化”这一机制产生。

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的就是暗示的力量。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行为的判断和决策过程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结合周围环境之后做出的,但是“自我”并不能对每个决策给予完美的指导,往往需要外部环境的反馈提供辅助决策,而人往往会乐于接受自己喜欢、钦佩的对象的暗示和影响,使人们能够接受智者的指导,作为不完善的“自我”的补充。

皮格马利翁效应对于较有“自我”的人,往往产生积极影响,使他们在外界的影响下仍然保留一定的判断力,不被外界左右;而对于“自我”非常虚弱、甚至是没有主见的人,往往会被外界的暗示和影响牵着鼻子走,永远因为别人的态度改变自我。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的,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暗示,会使TA发展得更好,更优秀。“皮格马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在实际生活中,皮格马利翁效应带来的改变是双向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赞扬,往往会促使双方同时变得优秀。所以,让我们夸夸夸,促使彼此成为更好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