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TA”最终变成你讨厌的样子?



来了解一下

投射性认同

图片


为什么我说不要做你却偏要做?

为什么埋怨不能让伴侣改变?

为什么一方善良忠诚,另一方却惹祸不断?

父母忠厚老实,为什么孩子会离经叛道?


上述的这些疑问在我们生活中常常出现,

甚至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

但很少有人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投射性认同”。

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


你也许听过这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在电影中松子始终从一个火坑跳入另一个火坑,

遇到了一个又一个虐待她的男人,

但她依然在期待着美好的未来,

但依旧是无尽的痛苦。


投射性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准确说是精神分析术语,最早用来解释亲子关系互动方式,属于弗洛伊德提出的防御机制理论范畴。

理解投射性认同可以先从一个例子说起:我们为什么都喜欢小婴儿?

尤其两岁左右的婴儿最招人喜爱,这时候婴儿会说会走会互动,会向大人微笑、说话、拉手,这些活动隐含的心理就是讨你喜欢,让你喜欢他的喜欢,这就是投射。一般人当然会和婴儿互动,也就相当于接受了婴儿的投射目的,这就叫做认同。


《家乡的故事》也是类似的电影,电影的女主角不断陷入悲剧性的强迫性重复当中,她们反复以“爱”为“食”,不断陷入变动的灾难性后果,她们是苦难的人,往往令人痛惜,除了唏嘘命运不公,也许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

她或者我们每个人,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来“控制”你周边的人?

更进一步理解,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会有自己的喜恶呢?


首先做个小实验,请跟随这几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你如何评价自己呢?此刻你可能会使用到一些形容词,其中有的被你定义为褒义词,也有一些被认为是贬义词。

第二步,请你把这些词的相反的词汇列出来,看一看你周围的什么人恰好是用这些词可以形容的呢?

第三步,你能否愿意接受和你对自己形容相反的那些人呢?

可能你的答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于你理想中的特点非常愿意接受,二是对于你厌恶的特点非常排斥。

最后,我们开始重新把这些特质归类,并进行总结。对于你感觉“好”的特质,通常代表了你理想化的部分,就是即使自己没有,也特别希望有一天可以具备的特质。

另外一部分就是恨不得这些讨厌的特质距离自己远点,比如具体一点,你厌恶的同事,或者分手的前男友等等,是不是都会有此特质?

所以,这些被我们排除在外的特质,它们是如何被排除,又是如何被我们厌恶的呢?你可能猜到了,这也是“投射性认同”的功劳。


我们在面对一些无法面对的痛苦时,会下意识地选择分裂为两部分,也就是一部分是好的,另一部分是坏的。

但是,坏的那部分如何处理呢?我们的潜意识会将这部分分裂出去,成为其他人身上的特质。也就是我们潜意识“控制”的起源。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是如何使用投射性认同的方式呢?

比如电影中的松子,她在积极地追求着美好的生活。但投射出去的却是虐待,抛弃感,当周边的男人接受了这部分投射并认同后,在关系里呈现出来的就是虐待与抛弃,她也在受虐中保持着和男人的关系。

但电影中的她,依然充满希望,但她的另一部分却是痛苦,分裂与无助,这一埋藏在心中的痛,当她无法意识并面对时,就只能投射在他人身上了。

但这也是一种理解方式,也就是当你回避一切负面的东西时,往往会投射出对负面的需要感,比如受虐与施虐的搭配。在婚姻和亲子关系中,这种方式的呈现就更为明显。但小编要强调,这只是一种心理分析,与“受害者有罪论”是绝对无法等同的,我们应该学会的是了解这个现象背后的科学依据,而不是变成一句调侃甚至是伤害的借口。


再如开头所说,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

一个完美的妈妈,孩子却是一个反叛的姑娘;

一个看上去魅力睿智的男性,妻子也许是一个老实甚至看上去笨拙的女性;

在一个认为自己出类拔萃的人,旁边可能都是些不太聪明的伙伴……

这些例子可以看到在每个人内心完美或者极致要求的背后,往往有着巨大虚弱的空洞需要填补。

有一个定律,你内心所排斥的东西越多,可能需要投射到他人身上的也就越多。时间久了,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了,就是“敏感”。

在这个防御机制的背后,总会蕴藏着一个内心无声的呐喊,那是你害怕的、厌恶的、一些无法言说的情感,想一想它们都在由谁来替你表达?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它是心理疾病?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它是一种相处模式,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坏的一面。关于投射性认同的实现机制虽历经演变但尚未形成确切的共识。有心理学家认为投射性认同仅牵涉发生在投射者内心世界的内部心理过程但是也有心理学家持相反的观点,据他们的研究表明,投射性认同恰恰可以作为通道,联结投射者抽象的内部心理过程与其外部的人际交往模式。而此时作为接受者,一旦将这种投射来的情绪作为其自身的感受,也会对自身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产生影响。投射性认同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关系互动

作为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亲子关系,为什么孩子不学习时“母慈子孝”,一学习则“鸡飞狗叫”,就是家长在投射自己的焦虑情绪,而我们看到的孩子也只是我们大脑里想象的那个孩子,并不是真实的孩子。

投射性认同第二个特点,是主观建构。投射的东西来自大脑心理认知,是主观产物,就如同我们的身影在光线下可以随时变动,影子时而变长时而变短,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这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孩子只是心里孩子的形象,如同我们看到生活中的别人,也只是别人在我们大脑里的形象,与真实的别人早就大相径庭,因此我们说“我们心中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想看到的”。

这个模式在恋爱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两性相处有一种魔力,你越是把自己的感受宣泄给对方,去抱怨、去纠正,对方反而会活成你讨厌的样子。

其实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你们是被恋爱中的投射性认同困住了。

情侣或是夫妻之间发现了对方的缺点,单单是去提醒是不够的。在投射认同过程中,投射方需要证明自己的正确,就会无意识地暗示对方做出相应的行为,暴露自己的缺点。比如,妻子感觉丈夫不能承担家务,她反而会主动让丈夫去做家务,并想办法证明丈夫做的家务很失败。


我们向对方投射情绪的时候其实是在想掌控关系,表面看起来投射者是想理解对方,或是与对方心意相通。事实上,我们只是想诱导被投射者做出一系列行为,从而掌控亲密关系。投射认同其实非常简单,可能投射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些话语会产生暗示。但被投射者在不断地暗示之后,会开始怀疑自己的想法,记忆和行为。很快,被投射者害怕提出任何话题,因为担心他们自己会犯“错误”或者感觉自己不会处理问题了。好像对方说的所有事情都得到验证,自己真的变成了他所评价,批评,甚至讨厌的人。这几乎与初衷背道而驰,也使得一段感情难以维系。


我们应该尽早意识到问题,并积极解决:

在一段关系中,两个人应该有完全不同的含义,没有谁必须来主导关系。两个人应该是在相互照顾之中独立成长。

我们要更深入地了解对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你可以在他们的童年经历,信仰,性格中得到答案。

还要在此基础上检查你自己的处理这段关系的看法,你会对伴侣的日常表现有更深刻的理解。

投射性认同是关系互动的体现,本身没有好坏对错,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觉察这个模式,当我们知道在进行投射性认同,也就可以轻松应对投射和认同。心灵导师迪帕克·乔普拉说过:“当你责备和批评别人时,你就是在逃避一些关于自己的事实。”理想的一段关系应该是两个人共同维护,共同浇灌使其缓慢生长,枝叶相依。希望大家都能与身边的人相处愉快,享受每一段美好的感情~



图片  



文案 | 杨雨微

排版 | 杨雨微

图片 |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