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你今天“PTSD”了吗?

“一想到要跑800/考微积分/考Python我都‘PTSD’了 o(╥﹏╥)o”

PTSD”这一网络用语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已经是一个常被提起的概念了,那么我们真的那么容易“PTSD”吗?

PTSD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PTSD (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中文名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PTSD 较详细的报道和研究来源于近代的大规模战争。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部分士兵出现精神及行为障碍,在当时被称作炮弹休克症战争性神经官能症,而 PTSD 这一名称正式出现于 20 世纪 70 年代后对参加越战后的美国军人的诊治及研究时期。

PTSD虽起源于战争,但是如今其外延已被大大拓宽,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被更广泛地认为是个体遭受严重心理创伤后产生的一种延迟性和持续性精神障碍。

例如医护人员和救援人员在面临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作为一线参与患者的救治时,通常会面临较高的如感染、创伤之类的风险,也可能由于目睹大量患者的伤亡而产生较多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创伤,进而增加患 PTSD 的概率。甚至一些PTSD患者的照料者也会在长期压力下形成心理创伤,从而患上PTSD。

那么PTSD就约等于不耐、恐惧等负面情绪吗?

并不全然如此。

PTSD 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痛苦、反复回想创伤经历、回避创伤情景及持续性应激, 同时伴有一定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及睡眠障碍。我们由于压力过大或持续性焦虑或许会在短期内出现类似PTSD的痛苦、睡眠障碍等症状,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身心放松即能得到缓解。

在我们的日常语境中,PTSD往往被用来表示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厌烦、恐惧,或是用来嘲讽某些人像是PTSD患者般过度敏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PTSD”。真正的PTSD远比这严重而恐怖的多。此外,PTSD 虽然是一种由创伤应激导致的精神障碍,但并非所有创伤后的应激反应都是PTSD

诊断 PTSD 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几点,即:

(1)暴露于创伤性事件

(2)存在事件后侵入性症状

(3)回避创伤相关刺激

(4)认知和心境的负性改变

(5)警觉性和敏感性明显提高

(6)上述症状产生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的数天到半年之内,且反复出现持续1个月以上

目前为止,PTSD 的治疗由于方法多样、疗效无法统一、患者个体差异大等因素,依然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

因此PTSD并不是一个玩笑,更不适合作为嘲讽别人的工具。

如果有亲人或朋友患上了PTSD,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当我们身边的人因经历重大创伤而患上PTSD时,我们首先应该端正态度,严肃地看待这个问题,而不是将它当做平常的玩笑话。由于患者的高敏感度,轻视这个问题很可能使患者的情况进一步恶化。

其次,当我们安慰一位PTSD患者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不要让当事人堕入回忆创伤经验中,重新创伤。但是我们可以帮助当事人还原更完整的事实,让他们看到让自己痛苦的事实并不是全部。

(2)不要给当事人创造不现实的期望。这样既显得不够真诚,又给当事人再次受到伤害埋下了隐患。

(3)不要说教。安慰更多地是情绪的接收而非输出,我们可以以更包容的心态看待当事人出现的各种情绪。若当事人表现出逃生的庆幸,不必加以指责;若当事人深陷于内疚、不安等负面情绪,我们也不必过多地对其未来生活给出指导。让当事人感受到关注与陪伴就足够了。

(4)不要自己代替了当事人的创伤,注意调节自身的情绪。很多人有着极强的共情能力,能一定程度上对当事人的创伤感同身受,但是安慰应当是一个共同前进的过程,而非连同自己也被拖入泥沼。

最后,若自己或身边的人遭遇重大精神创伤,还是应当尽早寻求专业帮助。灾害性创伤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是持久的。研究发现,遭受精神创伤的人群若能接受及时的心理干预和恰当的心理抚慰,他们患上PTSD的可能性将远远低于末接受心理安慰的人群。

综上所述,“你今天PTSD了吗”可以作为一个梗、一句玩笑话,但是真正对待PTSD时,我们应该严肃而慎重。我们是未遭遇PTSD的幸运儿,即使是无心的调侃,也可能引起PTSD患者的不适,我们没有遭遇这份痛苦,更勿加深这份痛苦。许多人轻易说出口的一句“我PTSD了”很可能使这一疾病被大众错误、简单地理解,从而提高了需要帮助者获取正确信息的难度。我们都应该清楚地明白,PTSD绝不仅是一种普通的情绪反应,请勿将它玩笑化、简单化。希望大家都能科学了解精神疾病,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参考资料:《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

百度百科

文字:马欣瑶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