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
02 2025.06
一岁一安康|“植愈系”教职工幸福工坊顺利开展
来源: 作者:陈瑞蕊

艾叶飘香,福满人间。5月30日下午,本学期第一期“植愈系”教职工幸福工坊——“端午门挂花艺:一岁一安康”在学生综合服务楼514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愈见花艺工作室主理人、全国高等学校观赏园艺技能大赛特等奖得主杨雪担任指导,20名教师参与制作端午主题门挂装饰,体验传统端午习俗与花艺创作的融合之美,在缓解教师工作压力的同时,增进了团队协作氛围。

活动伊始,杨雪详细介绍了端午门挂的文化内涵与所用材料的寓意。本次活动精选7种应季植物:艾蒿象征驱邪避毒,菖蒲叶形如剑斩千愁,黄莺草点缀生机,樟树枝散发清香驱虫,菊花寓意坚韧品格,黄金球代表圆满富贵,棕榈新叶则象征蓬勃生命力。

 

在杨雪的示范与讲解下,老师们开始对植物素材进行加工创作。“首先,将棕榈新叶裁剪成细长条,通过交叉缠绕编织成片状结构,作为门挂的视觉焦点装饰,耐心调整叶片角度,形成自然垂坠的纹理。随后,以艾蒿为基底,将菖蒲叶斜插于棕榈装饰后方增强立体感,再穿插樟树枝与小菊丰富层次,黄金球作为点睛之笔,错落安置于花材间隙。最后,用黄莺草填补空隙,并在门挂底部系上麻绳底托,悬挂香囊与祝福卡片。”

 

整个创作过程,老师们或沉浸专注修剪枝叶,或轻声交流构图心得,或相互协作完成创作,现场弥漫着艾草与樟木的混合清香,氛围温馨而和谐。在场老师感慨道:“从编织叶片到调整花材主次,每个细节都在考验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创新。这种沉浸式的创作体验,让人暂时忘却了生活的琐碎,收获了难得的平静与满足。”

 

经过两小时的精心制作,20件各具特色的端午门挂作品映入眼帘。有的作品以菖蒲为主角,展现挺拔姿态;有的突出黄金球的明快色调,传递节日喜庆。这些门挂将被悬挂于各教研室门口,延续端午节的仪式感。

传统习俗需要当代诠释,通过花艺形式让端午文化“活”起来,既是对学生的美育示范,也是教师自我疗愈的过程。本次教职工幸福工坊不仅让教师们体验到园艺疗愈的力量,更以创新方式唤起了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未来,我校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指尖绽放新生。

 

文字|李颖

图片|刘冰杰

审核|王旭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