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31 教师心理自助在线资源推介 ​1.《幸福心理学》开课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平台:学习强国简介:幸福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的潜能与美德的科学,主要讲授关于如何发展美好生活和实现个体潜能的知识和方法,对以往心理学偏重负面消极的研究而少谈美好生活有所纠正,助力学习者创造美好幸福人生。链接: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103031560487395336782.《教师情绪管理》开课机构:爱课程平台:中国大学MOOC简介:教师情绪管理是有效课堂教... 2023/03/10 心理知识分享 | 你会突然不想理别人吗? 当我们对身边的人或事过度共情,让自己变得心累、麻木、抑郁时,我们的身体就会发展出一种“冷漠”来保护自己。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间歇性冷漠”。间歇性冷漠不仅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机制,也是“共情疲劳”时会出现的一种典型状态。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一个人的同理心是有限的。当一个人在一段时间里密集地向外发散情感,而没有留足时间让新的情感分子生产时,原有的情感容器里边就会变得空空如也,造成共情失能... 2023/02/20 心理科普:焦虑症 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痛苦的情绪状态,同时伴有躯体方面的不舒服体验。而焦虑症就是一组以焦虑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情绪障碍,往往包含三组症状:躯体症状:患者紧张的同时往往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像心慌、气短、口干、出汗、颤抖、面色潮红等,有时还会有濒死感,心里面难受极了,觉得自己就要死掉了,严重时还会有失控感。焦虑症的症状?1 情绪上的失控在大脑中,有一块区域叫做“前额叶皮质”,前额皮质(也称前... 2022/11/28 知识科普|什么是“妄想症”? 一 什么是妄想症:妄想症(Delusional Disorder)又称妄想性障碍,是一种精神病学诊断,指“抱有一个或多个非怪诞性的妄想,同时不存在任何其他精神病症状”。妄想症患者没有精神分裂症病史,也没有明显的幻视产生,但视具体种类的不同,可能出现触觉性和嗅觉性幻觉。尽管有这些幻觉,妄想性失调者通常官能健全,且不会由此引发奇异怪诞的行为。​二 妄想症的病状:1.主要障碍为缺乏对人之基本信赖,其特点乃在于使妄想性用“否... 2022/11/15 书籍推荐|《看得见的黑暗》——走进抑郁症 如果当你患上抑郁症,你会对世界和自己有怎样的看法呢?作者威廉·斯泰隆生前笔下最后一部作品《看得见的黑暗》就为我们展现了他抑郁后内心的自白。书中记载了他在被诊断患有抑郁症后的真实心路历程。他详细记录了自己从病情恶化,寻求治疗方案无果,企图自杀到最后恢复健康,重拾理性的全过程。这本小册子的出版打破了当时舆论对抑郁症的沉默,也改变了公众对于抑郁症的偏见。斯泰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抑郁症患者,这个病是可... 2022/10/29 心理知识分享 | 你是高敏感人群吗? 你是高敏感型人群吗?1. 有着超乎于常人的想法、疑问和很多情绪。2. 有异于常人的易感性,一件小事都会影响心情,尤其涉及到信仰的事反应更剧烈。3. 拥有比他人多10倍以上的观察力、敏感度、情感充沛度。一天24小时,多数时间都在处理大脑中的信息。4. 高度敏锐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接收器,拥有自己都没觉察到的,观察微小细节的能力。例如分辨颜色深浅度之间的差异性、音符之间的细微音差。还有着精准反映过去学习... 2022/10/18 心理科普| 关于“阳光抑郁症”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出现以下状况么?1.虽然已经感到非常劳累和疲惫了,却不能安然入眠。2.表面平和的你在亲人面前竟然大发雷霆,事后你又后悔不已3.你非常希望能够和好朋友吃个饭,聊个天,但却从不说出心中郁闷的事4.你依然会去逛逛商场,但脚步拖沓,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买些什么5.你开始幻想有一个安全的、可以躲避的像陶渊明所写的“世外桃源”的地方6.从内心来讲,你对自己不满意,并且害怕将这种不满意告诉别人7.以往的美... 2022/09/28 心理科普:回避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是什么?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一种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和对负性评价极其敏感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其最核心的表现是社交回避,他们由于过于敏感并恐惧来自他人可能的负面评价、被拒绝或不被需要的感受,更倾向不去参与任何社交场景(包括聚会、演讲等)。核心的情感特点是羞耻感,他们可能会投入大量时间学习或工作,以回避人际接触;或压抑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求,并表现出讨好、顺从他人的倾向。他们极度的焦虑不仅侵入了... 2022/09/15 心理小科普:意志力 一、意志力是什么?意志力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意志不仅仅是主观的态度,它和大脑、身体等等都紧密相关。前额叶,又被称之为“脑中脑”,是意志力的代名词。没有前额叶,再强大的意志力也会消失。大脑前额叶有三个区域,它们互相合作,共同构成了我们的自控系统。左边区域代表“我要做”。比如我们还在睡觉,可是天已经大亮... 2022/09/01 重庆山火背后的心理困境 面对媒体报道的各类负性生活事件,部分社会成员常常会对当事人报之以同情,而因为同理心太强影响到自己生活的例子也不胜枚举。所以,同理心强是好是坏?心理学家给出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他人抱有同情心会提升我们的长期幸福感。这是因为同情心能帮助人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融入社会,还会让人们实施更多善行,这两点都能帮助个体提高幸福感。然而与“同理心”不同的是,负面消息的过度接收在心理上却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伴随... 2022/06/29 书籍推荐 | 《24个比利》 如果一个人犯下重罪后,声称自己患有多重人格障碍,你会相信他么?《24个比利》就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改编自真实事件的故事。威廉·斯坦利·米利根(William Stanley Milligan),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但因罹患多重人格障碍而被判无罪的人。比利的人格达24个之多,这些人格可以互相交谈,互相制约,所以比利接受治疗之前的生活是极其混乱的。自事件发生后,他的照片出现在报纸和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他的心理测试结果更作... 2022/06/23 无处表达?不如试试写出来吧! “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有感情。”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有太多文章阐述着亲情、爱情、思念、热血,包含着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浓厚情感。如果你无处表达,不如试一试写作吧!中国自古不乏表达情感的篇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杜甫面对破碎山河的悲痛,“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岳飞精忠报国的一腔热血,“山回路转不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