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心介绍
中心简介
发展历程
服务范围
服务项目
场地设备介绍
中心动态
中心新闻
活动预告
朋辈队伍
接待员队伍
校团委素质拓展部
心海导航编辑部
朋辈辅导工作室
心理委员
中心课程
必修课介绍
选修课介绍
特色活动
狮山心旅
剧暖心
游园会
明说吧
植愈系
绘出彩
心理百科
心海导航文章
心理科普文章
网站首页
中心介绍
中心简介
发展历程
服务范围
服务项目
场地设备介绍
中心动态
中心新闻
活动预告
朋辈队伍
接待员队伍
校团委素质拓展部
心海导航编辑部
朋辈辅导工作室
心理委员
中心课程
必修课介绍
选修课介绍
特色活动
狮山心旅
剧暖心
游园会
明说吧
植愈系
绘出彩
心理百科
心海导航文章
心理科普文章
心海导航文章
心理科普文章
心理科普文章
网站首页
/
心理百科
/
心理科普文章
2023/03/31
教师心理自助在线资源推介
1.《幸福心理学》开课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平台:学习强国简介:幸福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的潜能与美德的科学,主要讲授关于如何发展美好生活和实现个体潜能的知识和方法,对以往心理学偏重负面消极的研究而少谈美好生活有所纠正,助力学习者创造美好幸福人生。链接: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103031560487395336782.《教师情绪管理》开课机构:爱课程平台:中国大学MOOC简介:教师情绪管理是有效课堂教...
2023/03/10
心理知识分享 | 你会突然不想理别人吗?
当我们对身边的人或事过度共情,让自己变得心累、麻木、抑郁时,我们的身体就会发展出一种“冷漠”来保护自己。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间歇性冷漠”。间歇性冷漠不仅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机制,也是“共情疲劳”时会出现的一种典型状态。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一个人的同理心是有限的。当一个人在一段时间里密集地向外发散情感,而没有留足时间让新的情感分子生产时,原有的情感容器里边就会变得空空如也,造成共情失能...
2023/02/20
心理科普:焦虑症
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痛苦的情绪状态,同时伴有躯体方面的不舒服体验。而焦虑症就是一组以焦虑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情绪障碍,往往包含三组症状:躯体症状:患者紧张的同时往往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像心慌、气短、口干、出汗、颤抖、面色潮红等,有时还会有濒死感,心里面难受极了,觉得自己就要死掉了,严重时还会有失控感。焦虑症的症状?1 情绪上的失控在大脑中,有一块区域叫做“前额叶皮质”,前额皮质(也称前...
2022/11/28
知识科普|什么是“妄想症”?
一 什么是妄想症:妄想症(Delusional Disorder)又称妄想性障碍,是一种精神病学诊断,指“抱有一个或多个非怪诞性的妄想,同时不存在任何其他精神病症状”。妄想症患者没有精神分裂症病史,也没有明显的幻视产生,但视具体种类的不同,可能出现触觉性和嗅觉性幻觉。尽管有这些幻觉,妄想性失调者通常官能健全,且不会由此引发奇异怪诞的行为。二 妄想症的病状:1.主要障碍为缺乏对人之基本信赖,其特点乃在于使妄想性用“否...
2022/11/15
书籍推荐|《看得见的黑暗》——走进抑郁症
如果当你患上抑郁症,你会对世界和自己有怎样的看法呢?作者威廉·斯泰隆生前笔下最后一部作品《看得见的黑暗》就为我们展现了他抑郁后内心的自白。书中记载了他在被诊断患有抑郁症后的真实心路历程。他详细记录了自己从病情恶化,寻求治疗方案无果,企图自杀到最后恢复健康,重拾理性的全过程。这本小册子的出版打破了当时舆论对抑郁症的沉默,也改变了公众对于抑郁症的偏见。斯泰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抑郁症患者,这个病是可...
2022/10/29
心理知识分享 | 你是高敏感人群吗?
你是高敏感型人群吗?1. 有着超乎于常人的想法、疑问和很多情绪。2. 有异于常人的易感性,一件小事都会影响心情,尤其涉及到信仰的事反应更剧烈。3. 拥有比他人多10倍以上的观察力、敏感度、情感充沛度。一天24小时,多数时间都在处理大脑中的信息。4. 高度敏锐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接收器,拥有自己都没觉察到的,观察微小细节的能力。例如分辨颜色深浅度之间的差异性、音符之间的细微音差。还有着精准反映过去学习...
2022/10/18
心理科普| 关于“阳光抑郁症”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出现以下状况么?1.虽然已经感到非常劳累和疲惫了,却不能安然入眠。2.表面平和的你在亲人面前竟然大发雷霆,事后你又后悔不已3.你非常希望能够和好朋友吃个饭,聊个天,但却从不说出心中郁闷的事4.你依然会去逛逛商场,但脚步拖沓,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买些什么5.你开始幻想有一个安全的、可以躲避的像陶渊明所写的“世外桃源”的地方6.从内心来讲,你对自己不满意,并且害怕将这种不满意告诉别人7.以往的美...
2022/09/28
心理科普:回避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是什么?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一种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和对负性评价极其敏感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其最核心的表现是社交回避,他们由于过于敏感并恐惧来自他人可能的负面评价、被拒绝或不被需要的感受,更倾向不去参与任何社交场景(包括聚会、演讲等)。核心的情感特点是羞耻感,他们可能会投入大量时间学习或工作,以回避人际接触;或压抑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求,并表现出讨好、顺从他人的倾向。他们极度的焦虑不仅侵入了...
2022/09/15
心理小科普:意志力
一、意志力是什么?意志力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意志不仅仅是主观的态度,它和大脑、身体等等都紧密相关。前额叶,又被称之为“脑中脑”,是意志力的代名词。没有前额叶,再强大的意志力也会消失。大脑前额叶有三个区域,它们互相合作,共同构成了我们的自控系统。左边区域代表“我要做”。比如我们还在睡觉,可是天已经大亮...
2022/09/01
重庆山火背后的心理困境
面对媒体报道的各类负性生活事件,部分社会成员常常会对当事人报之以同情,而因为同理心太强影响到自己生活的例子也不胜枚举。所以,同理心强是好是坏?心理学家给出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他人抱有同情心会提升我们的长期幸福感。这是因为同情心能帮助人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融入社会,还会让人们实施更多善行,这两点都能帮助个体提高幸福感。然而与“同理心”不同的是,负面消息的过度接收在心理上却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伴随...
2022/06/29
书籍推荐 | 《24个比利》
如果一个人犯下重罪后,声称自己患有多重人格障碍,你会相信他么?《24个比利》就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改编自真实事件的故事。威廉·斯坦利·米利根(William Stanley Milligan),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但因罹患多重人格障碍而被判无罪的人。比利的人格达24个之多,这些人格可以互相交谈,互相制约,所以比利接受治疗之前的生活是极其混乱的。自事件发生后,他的照片出现在报纸和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他的心理测试结果更作...
2022/06/23
无处表达?不如试试写出来吧!
“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有感情。”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有太多文章阐述着亲情、爱情、思念、热血,包含着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浓厚情感。如果你无处表达,不如试一试写作吧!中国自古不乏表达情感的篇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杜甫面对破碎山河的悲痛,“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岳飞精忠报国的一腔热血,“山回路转不见君,...
共63条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尾页
第
/6页
跳转
扫码预约咨询
电话咨询
027-87670586